新石器时代职业技能解析论文题目有哪些_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及成就

admin by:admin 分类:游戏职业 时间:2023/09/22 阅读:838 评论:0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10:刚果河 4700公里

刚果河是非洲的第二长河,全长4700公里,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刚果河支流较多,是世界上唯一干流两次穿越赤道的河流,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150公里,形成了淡水洋面。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9:巴拉那河 4880公里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的第二长河,全长4880千米,流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该河穿越南美洲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最终流入大西洋。

展开全文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8:湄公河 4909公里

湄公河全长共4909公里,流域总面积约81.1万平方千米。发源于中国青海,经过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亚洲国家,最终流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7:鄂毕河 5410公里

鄂毕河是俄罗斯境内大河,鄂毕河长3650千米,以额尔齐斯河为源,河长5410千米,全长5410公里,流域面积达到了260万平方公里。发源于阿尔泰山,最终流入北冰洋。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6:黄河 5464公里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5:叶尼塞河 5539公里

叶尼塞河位于亚洲北部,全长5539公里,流域面积260.5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国经俄罗斯,最终流入北冰洋。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4:密西西比河 6021公里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水流量最大的河流,同时是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苏必利尔湖以西,最终流入墨西哥湾,全长共6021公里。流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3:长江6397公里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最终流入东海,全长共6397公里。流域面积达到了180万平方千米。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2:亚马逊河 6440公里

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亚马逊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最终流入大西洋,全长共6440公里。

世界最长的河流Top1:尼罗河 6670公里

尼罗河位于非洲,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最终流入地中海。

河流如同地球的血脉,滋养着大地,哺育着人类。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河流,所以很多河流也就被称为“母亲河”。正如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河”。

中国——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远在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有定居农业。距今约3500年前,位于黄河流域的商王朝已成为当时世界三大文明中心之一。由夏至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黄河流域蕴藏有煤、石油、铁、铜、铝、铅、金、银、钨、铬、镁等矿藏,已逐渐形成上游水电基地、中游煤炭基地、下游石油基地的能源工业布局,是中国举足轻重的三大常规能源基地。

远在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就修建了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现今,黄河全河灌溉面积466万余公顷,引黄灌溉和补源面积达200万公顷,成为中国最大的自流灌区。

印度——恒河

恒河是南亚次大陆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恒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恒河平原是印度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两个较大的源头分别是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汇合之后始称恒河,进入孟加拉国后分成数条支流,并汇合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后以梅克纳河注入孟加拉湾,并由此形成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拉特河三角洲。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恒河文明,被印度人尊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不过,它也是世界上长度超过2500米的河流中,污染最严重的。

巴基斯坦——印度河

虽然印度河是印度这个名字的来源,但这条南亚次大陆上的第二大河只有主要支流流经印度。印度河干流源于中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系,在中国境内称狮泉河,经克什米尔,以西南流向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河流和农业灌溉水源。值得一提的是,古印度文明和古印度河文明不是一回事,两者不在一个地方,后者比前者更早也更发达,但发现得较晚。古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的主要文明之一。而在同一时期,恒河流域气候太过温暖,热带雨林密布,不适于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

阿根廷——拉普拉塔河

拉普拉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位于南美洲乌拉圭和阿根廷之间,拉普拉塔河流域是拉丁美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她的大部分处在亚热带,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南美洲的经济中心,如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罗萨里奥、圣菲、蒙得维的亚、派桑杜等城市和港口都在沿河两岸。

她的河口非常的宽,比长江口宽几倍。世界上著名的伊瓜苏大瀑布就是在巴西和阿根廷交界处的下游,在巴拉那河的上游处。

埃及——尼罗河

尼罗河这条世界最长河流,虽然流经埃及境内只有1300千米左右,但却是全段自然条件最好的。周围的沙漠隔绝了外敌,每年的河水泛滥给河谷覆上一层厚厚的淤泥,使土地变得极为肥沃,农业得以兴起。由此形成尼罗河文明即古埃及文明。

俄罗斯——伏尔加河

全长3690千米的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陆河。它发源于世界第二大平原——东欧平原(也称俄罗斯平原)西部瓦尔代丘陵的沼泽间。

新石器时代职业技能解析论文题目有哪些_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及成就

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最后注入里海。它还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维纳河连接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称。伏尔加河是俄国的历史摇篮。 在这个流域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

法国——卢瓦尔河

巴黎塞纳河举世闻名,但被称为法国“母亲河”的是卢瓦尔河。卢瓦尔河全长1020千米,是法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临近地中海岸的塞文山脉,流经中部高原,在布列塔尼半岛注入大西洋。卢瓦尔河是法国水上交通的大动脉。卢瓦尔河谷是法国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以及法兰西文化的摇篮。河的两岸有许多历史遗迹,最多的是城堡群。其中叙利城至沙洛讷城的一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德国——莱茵河

莱茵河是德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也是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的欧洲第三大河。它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最主要部分是在德国境内。莱茵河水量丰沛且平稳,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沿岸工业密集,农业发达。有趣的是,莱茵河在德语中是阳性词,也有人将其翻译为“父亲河”。莱茵河在德国境内的第二大支流——摩泽尔河才被称为“德意志之母”。

巴西——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它源于安第斯山中段的雪峰之间,一路汇集百川之水,形成超过700万平方千米的世界上最大的流域面积,大部分在巴西境内。赤道附近的充沛降雨使亚马孙河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并孕育了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河给巴西带来丰富的物种和资源,像母亲一样抚育巴西人。巴西国旗的底色是绿色,便代表了这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大地。

埃塞俄比亚——阿瓦什河

新石器时代职业技能解析论文题目有哪些_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及成就

(图自:地球知识局)

东非大裂谷是一座天然储水库,集中了非洲大部分湖泊,阿瓦什河便发源于那里,以东北向流经埃塞俄比亚,最终汇入与吉布提交界处的阿贝湖,整个流域在埃塞俄比亚境内,被埃塞俄比亚人称为“母亲河”。

阿瓦什河不仅是埃塞俄比亚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场所。在阿瓦什河谷发现了距今300多万年的被誉为“人类祖母”的露西化石以及大量古生物群遗址和人类遗迹。阿瓦什河下游河谷在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第2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量超过1.5万条。

该河流共有1.5万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整个澳大利亚。支流中,7条长逾1600公里;最长的是马代拉河,长逾3200公里。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两倍,海拔不超过200米。 亚马孙河地势平展,故受大西洋潮汐影响的河段,长达966公里,远及奥比杜斯。

亚马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按理论推断: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全年降水量丰富而均匀,河流的水位应该变化不大。

实际上,亚马孙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是比较大的,从月份来看,大约每年11月开始,亚马孙河干流开始涨水,亚马孙河水位上涨会持续到第二年6月,然后水位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10月份左右。亚马孙河的水位变化十分惊人,有些河段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差可以达到12米至15米之多,在伊基托斯附近,河流水位高低差也有6米左右。

为什么亚马孙河水位变化大?

首先,我们看一下亚马孙河的水系形状。

亚马孙河虽然是树状水系,但是干流两侧分布的支流状况差异很大。亚马孙河干流北侧支流数量少,流程短,而亚马孙河干流南侧支流数量多,流程长。从流域面积角度来看,亚马孙河干流以北流域面积小,而干流以南流域面积大。

亚马孙河水系图

而当每年7月至9月期间,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导致赤道低压带往北移动,干流以南区域,被较为干燥的东南信风带控制,降水偏少,使得南侧支流汇入水量较少,干流水量相对减少,水位较低。而到了北半球冬半年,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南地区,使得亚马孙河干流以南大部分地区受到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汇水量大,干流水位高。

试题链接

亚马孙河流域的部分雨林,在每年洪水季时会被河水淹没,被称为洪泛森林,下图分别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系及洪泛森林的分布图和洪泛森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一年内亚马孙河流域干流的洪泛森林7~8月份的面积最小,其成因是( )

①气压带风带移动②东北信风较强劲③南北支流不对称④降水集中南半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洪泛森林植株较未被淹没的热带雨林矮小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较弱 B.土壤有机质少

C.吸收无机盐少 D.微生物活性强

3.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不断被破坏,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气温变化较缓 B.淋溶作用减弱

C.降水总量增加 D.地表径流趋稳

【答案】1.B 2.C 3.B

【解析】1.7~8月份的面积最小,是因为亚马孙河流域此时径流量最小、水位最低,其根源是: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7~8月份赤道低气压带辐合上升多雨中心北移至一年中最北位置,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主要汇集在该流域以外,①正确;7~8月份该流域盛行东南信风和赤道以北地区的西南季风,东北信风在此时此地较次要或微弱,②错误;图中所示,亚马孙河水系呈现南北支流不对称特征,即南多北少,且干流分布在赤道以南,北半球流域面积比南半球小得多,是导致7~8月份径流量最小、水位最低的原因之一,③正确:前面分析过,7~8月份多雨中心北移至北半球且达一年中最北位置,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洪泛森林植株较未被淹没的热带雨林矮小,说明洪泛森林相比陆地雨林存在某种环境因子特征差异,而这种差异会制约植物生长。大体同纬度同一地区的洪泛森林和陆地雨林在光合作用强度上无明显差异,A错。一方面,洪水期洪泛区由于植物根系被淹没,导致落叶现象更明显,落叶沉积在水底;另一方面,洪水期鱼类等水生生物在洪泛区域活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粪便等肥料,导致洪泛森林有机质的积累大于陆生雨林。故B错。淹没区缺氧环境导致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微生物活性变弱,D错误;分解有机物受到制约,产生的无机盐少,吸收无机盐的能力变弱,影响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较慢,故植株矮小,C正确。故选C。

3.热带雨林不断被破坏后,因地表裸露,地面组成物质的比热容变小,当地气温变化幅度变大,速度变快,调节气候功能减弱,波动性变强,A错误;热带雨林不断被破坏后,因枯枝落叶层变薄或缺失,植物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导致下渗能力减弱,下渗量减小,涵养水源的能力锐减,故地表径流变得不稳定,D错误;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弱,附近空气水汽含量减少,故该地区降水量总体会减小,C错误;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黏粒、有机质、易溶盐、碳酸盐和铁铝氧化物等)在渗漏水的作用下由土壤上部向下部迁移,或发生侧向迁移的一种土壤发生过程。淋溶作用强度与降水量和下渗量呈正相关,前面所述,降水总量减小、下渗量减小,必然导致土壤淋溶作用减弱,B正确。故选B。

【点睛】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全球的碳氧平衡和该区域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每年洪水期,亚马孙河流域的河流水面上涨,延展的河面将两侧的雨林淹没,最长可达200天之久,形成“洪泛森林”生态系统。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系及洪泛森林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一般年份,亚马孙河流域干流的洪泛森林面积最大的时期是( )

A.1~2月 B.3~4月 C.7~8月 D.9~10月

5.洪泛森林生态系统中部分树木在洪水期结出果实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更加充沛 B.种子更易传播 C.光照更加充足 D.土壤更加肥沃

【答案】4.A 5.B

【解析】4.结合图片信息可知,亚马孙河流域洪泛森林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区,且亚马孙流域支流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区,南岸流域面积比北岸广,赤道低气压带存在随太阳直射点而发生季节性移动的特点,每年1月份赤道低气压带主要影响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地区,此时洪泛森林区降水较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洪水泛滥,故此时洪泛森林面积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根据所学知识,亚马逊河流域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水分条件全年都比较优越,A错误;树木在洪水期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使自己的种子在水平漂动,使其更容易传播到其他地方,B正确;该地进入洪水期时,降水相对较多,其光照条件相对较差,C错误;该地区的森林植被根部主要被河水覆盖,且土壤肥力在洪水期和非洪水期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洪泛森林:每年洪水季,亚马孙河流域的河流水面上涨延展的河面将两侧的雨林淹没,形成洪泛森林系统。而远离河道、不受洪水影响的雨林可视为“陆地雨林”。洪水带来的沉积物以及水下腐烂的植物叶片为生态系统提供了营养,雨林的动植物也对漫长的洪水期产生了响应:雨林中很多乔木和灌木会以洪水为信号,进入结果期,果实借助以之为食的鱼类传播。

亚马孙河及其支流周期性泛滥会导致部分沿岸森林被淹没,森林经过长期适应性进化,形成独特而稳定的洪泛森林群落——伊加波森林群落。与一般的热带雨林相比,伊加波森林树木较小、生长较慢,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下列左图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某典型伊加波森林位置(图中虚线框),右图示意伊加波森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伊加波森林的大面积发育,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稳定 B.集水面积大

C.水生生物量大 D.降水量变化大

7.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量砍伐会改变区域水循环,这可能导致当地( )

A.年降水量增多 B.水汽输送增多

C.植物蒸腾增强 D.洪泛面积扩大

【答案】6.D 7.D

【解析】6.由材料可知伊加波森林是由于亚马孙河及其支流周期性泛滥形成的,结合图片和所学可知图示典型伊加波森林位于亚马孙河北侧支流,该流域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变化大,使得河水周期性泛滥, A错误, D正确;亚马孙河流域符合集水面积大和水生生物量大的特点,但不是形成伊加波森林的原因, BC 错误,故选D 。

7.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当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后,会使得年降水量减少、水汽输送减少和植物蒸腾减弱,ABC错误;由于雨林面积的减小,区域抵御洪水的能力下降,因此出现洪泛面积扩大, D正确,故选D。

【点睛】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8.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2016年开始规划建设的利马至里约热内卢铁路能够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该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巴西和秘鲁的发展。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

(1)简述巴西的地形特征。

(2)说明亚马孙河口无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3)简析影响M至利马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

【答案】(1)以高原,平原为主;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小

(2)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低;中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入海口洋流(海水)搬运能力强

(3)西段气候炎热干旱;中段高山地形复杂,海拔高气候寒冷;东段高温多雨

【分析】本大题以南美洲局部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区域发展差异、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据图可知,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的广大流域等高线在200米以下,说明该地区平原面广大;而巴西南部和东南部等高线在1000米以上,且面积较大,内部等高线稀疏,说明为面积较大的高原。故该国主要以平原、高原为主;根据等高线可知,该国地势南高北低;等高线稀疏,整体上起伏较小。

(2)由于亚马孙河流域主要是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使得河流含沙量低;由于中下游地区流经了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流速慢,有利于泥沙沉积;入海口处有洋流经过,洋流将河口泥沙带走。故该河河口泥沙不易沉积,从而未发育明显的河口三角洲。

(3)该铁路西段利马附近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旱,不利于工人在此进行施工;中段翻越安第斯山脉,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工程量大;同时途径安第斯山脉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对人员和设备影响大;东段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气候也易对施工造成困难。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dis.otime.top/post/447.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