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分期是什么时期-新石器时代分为哪两个阶段

admin by:admin 分类:游戏玩法 时间:2024/05/02 阅读:1014 评论:0

2023年湖南历史高考题分析暨2024年高考备考策略

宁乡十三中历史工作室

2023年8月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情境既新颖又与学生所学有所关联,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强调,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讲透教材重点内容和练习题减量提质上,而不是提前结课备考,把教学重点放在解题技巧上。我们要运用“三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根据“三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准确把握“三情”(教情、学情、考情),着眼“三立足”(立足基础,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知识;立足概念,突出主干),在继承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努力提高新高考高三复习质量,备战高考。

一、2023年湖南卷高考历史真题分析

全卷共16道选择题、3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题号

2023湖南卷 考点

题号

2022湖南卷 考点

1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明

1

百家争鸣对贵族政治的冲击

2

战国时期秦国的官僚制度

2

汉武帝的统治政策

3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认同

3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

4

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4

南宋绘画的特点

5

明初宗藩关系体制

5

清朝中期的南书房

6

洋务派官员的认识

6

晚清《墨子》与西学东渐

7

1902年的科举制

7

19世纪末南通大生纱厂

8

抗日根据地的农村税收

8

陕甘宁边区的政权特点

9

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9

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政策

10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政策

10

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保险制度

11

屋大维与罗马共和因素

11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2

8世纪日本的土地制度

12

卢梭的思想

13

16世纪意大利的文化

13

美国1787年宪法

14

17世纪后期欧洲国家主权意识

1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15

19世纪末英国政党政治

15

二战后欧洲的联合

16

20世纪美国农业的变化

16

新古典主义绘画

17

唐代均田制与两税法(18分,2小问)

17

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15分,2小问)

18

1920年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 (16分)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15分,2小问)

19

葡萄酒的历史(18分,2小问)

19

20世纪历史的特点(12分)

20

选修1: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10分)

21

选修3: 20世纪以来对战争权的限制(10分)

22

选修4:宋代医者钱乙(1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展开全文

【答案】B

【考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多元一体

【解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农业产生后,村落、集镇等文明要素的出现时间要早于城市,排除A项;题干时间是新石器时代,城头山古城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发现了“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结合所学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可知题干体现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故B项正确;C项“已摆脱”表述错误,当时是新石器时代,生产力仍然十分低下,并没有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排除C项;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排除D项。

【关键点拨】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但不是孤立、没有联系、没有交往的多元。中华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多种文化互补、逐渐相融并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答案】A

【考点】战国时期秦国官僚制度的特点

【解析】题干中列举的秦相,大多为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对秦国崛起和最终统一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当时秦国在相的任用上,更重视才能,而不受限于其是哪国人,这与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说明与六国的官僚制度相比,秦国的官僚制度相对完善,故A项正确;题干“数代秦王”体现了秦国用人政策较为稳定,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受到严重冲击,最终瓦解,排除C项;战国时期,六国也重视变法,如魏国李悝变法和韩国申不害变法,排除D项。

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答案】B

【考点】南北朝后期的文化认同

【解析】“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体现的是汉族文化。南朝是由汉族建立的四个王朝(宋、齐、梁、陈)的统称,推崇汉族文化。北朝后期的北齐与北周虽然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但随着这一时期北方民族交融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朝也逐渐崇尚汉族文化,题干中的现象体现了这一时期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故B项正确;当时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排除A项;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仍存在战争冲突,最终在589年,隋朝灭亡了陈朝,排除C项;北齐、北周的最高统治者仍是鲜卑人,排除D项。

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C

【考点】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解析】根据所学,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题干中,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对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一事进行了奏对,事后,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体现了当时御史与谏官职能存在混通趋势,故 C 项正确;题干反映了宋代监察官员可以议论皇帝的家事,排除 A 项;从题干中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来看,皇帝的权威得到了维护,排除 B 项;D 项表述绝对化,宋代仍存在相权与皇权之争,如宋朝对相权一分为三,通过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排除 D 项。

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答案】D

【考点】明朝初年的宗藩关系体制

【解析】当时朝鲜和日本与中国形成了宗藩关系体制,“五经”“四书”是儒家经典,《劝善》《内训》是明朝皇后所制,也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明朝官方给日本和朝鲜赐书,使得这一行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朝鲜和日本意图借助明朝的权威来强化自身政权的权威,故D项正确;明初儒学仍然属于程朱理学,并没有新发展,排除A项;题干现象是官方之间的行为,没有体现书籍外流渠道是否畅通,通过民间购买的书籍不具有政治权威性,排除B项;C项错在“为了”,而且“五经”“四书”等儒家典籍在明朝之前已经传入朝鲜和日本,如朝鲜形成了朱子学,排除C项。

6.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答案】C

【考点】晚清时期洋务派官员薛福成的思想

【解析】洋务运动强调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强”,题干体现了洋务派官员薛福成的外交活动,薛福成论述了“公法”(与国家利益相关的法律)在“强盛之国”与“衰弱之国”中的相关表现,其观点体现了遵守“公法”对国家实现“自强”的重要性,这说明薛福成的对外交往深化了其关于自强的认识,故C项正确;A项“形同虚设”表述明显错误;题干中薛福成认为,对“公法”的遵守程度不一样与国家是否强盛有密切关系,而不是认为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排除B项;题干中只提及洋务派官员薛福成,“士人”泛指知识分子群体,因此D项以偏概全,排除。

7.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答案】A

【考点】《辛丑条约》关于华北科举考试的内容

【解析】科举制中的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题干中“顺天”指的是北京附近,顺天与山西都属于华北地区,河南和陕西则不属于华北地区。虽然《辛丑条约》规定“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但华北地区的读书人可以到华北以外的地区参加科举考试,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干特定的时空背景,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并非此时才出现,鸦片战争后就日益严重,排除B项;清末新政中对选官制度的调整主要是1905年废除科举制和确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题干中的科举制仍然是传统范畴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新式学堂广泛建立是在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D项排除。

8.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3.81%,中农9.76%,富农29.65%,经营地主21.77%,平均负担水平21.70%。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 )

A.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

B.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

C.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

D.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

【答案】D

【考点】全民族抗战时期的农村税收政策

【解析】冀中主要指河北中部。1941年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需要团结各革命阶层进行抗日。结合题干中“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相关情况可知,农村不同阶层所承担的比率基本上与自身的财产和经济实力成正比,这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故选D项;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调整了农村政策,并没有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而是适当照顾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题干中,贫农、中农和富农承担的比率并不低,排除B项;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排除C项。

9. 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据上表推知,当时()

新石器时代分期是什么时期-新石器时代分为哪两个阶段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答案】D

【考点】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解析】原煤、烧碱、电动机等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行业需要由国家控制,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比重,而纸、火柴、卷烟、面粉等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轻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些行业具有优势,为了稳定新生政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适当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些轻工业领域的优势,故D项正确;1949年10月之前,我国还未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同时,新民主主义经济强调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题干只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排除A项;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在1953年开始的,排除C项。

10.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答案】C

【考点】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题干时间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土地使用权发生了变化,土地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题干时间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农业机械化并没有“基本实现”,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和农村生产力,新华社是官方媒体,这张照片体现了国家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故C项正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排除D项。

11.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

A.推动了民主进程 B.颠覆了寡头统治

C.削弱了元首权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

【答案】D

【考点】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解析】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重要权力机构,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依然保留了元老院。题干中,屋大维是元首顾问议事会的首席元首,“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加强了元首的权力,同时体现了一定的共和因素,故D项正确,A、C项错误;元老院具有贵族寡头政治的特点,题干中罗马仍然保留了元老院,排除B项。

12.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 )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答案】B

【考点】中古时期日本的土地制度变化

【解析】646年,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废除贵族私有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度。题干中日本太政官的上奏意在鼓励百姓开垦土地,同时开垦者对土地拥有较长的使用权限,这冲击了土地公有原则,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开垦土地,没有涉及灌溉技术,排除A项;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实行中央集权,天皇独揽大权,已经是最高统治者了,题干没有体现天皇地位的提高,排除C项;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排除D项。

13.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 )

A.强调人的个性 B.屈从命运安排

C.反对宗教教义 D.相信社会进步

【答案】A

【考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解析】题干时空信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自传”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重视,该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所写的话,强调命运的残酷不影响自己的个性,故A项正确;根据“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可知B项错误;题干体现了现世生活,没有体现诗人反对宗教教义,排除C项;题干中只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的一些观点,没有体现其关于社会进步的观点,排除D项。

14.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 )

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 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答案】B

【考点】近代欧洲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

【解析】题干中“勘定地界”与“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传统地形勘测技术也可以勘定地界,排除A项;近代以来,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题干这一现象反映了在国家主权意识加强的背景下,各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故B项正确;“主要手段”表述绝对化,排除C项;地图是欧洲各国解决领土争端所达成的结果,而非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排除D项。

15.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内阁的决策权日益增强,议会对政府的议案很难加以否决或修改。据统计,在1906年之前的20年内,议会只通过了九次针对政府议案的修正案。有人戏称,议会成了内阁的御用议事会。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内阁逐渐走向集权 B.内阁议会权限不明

C.政党政治渐趋成熟 D.议会体制受到损害

【答案】C

【考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内阁权力的加强

【解析】A项“集权”说法夸大化,当时英国仍然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排除A项;英国内阁掌握最高行政权,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排除B项;题干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内阁权力日益增强,内阁议案很少被议会否决或修改。这一时期英国内阁权力的迅速扩张,是英国政党政治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英国两党制度很快形成,两大新型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固定了下来,其竞争机制也空前加强。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尽管辉格党(后改名为自由党)和托利党(后改名为保守党)上层同属贵族地主,但比较起来,辉格党更多地代表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托利党主要代表乡绅地主阶级利益。但随着19世纪中后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传统的贵族政治势力不断衰落,导致两党阶级属性逐渐趋同。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国际地位面临着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竞争,这也推动了英国两大政党之间的合作,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对立性削弱,协助性加强,促进了内阁的稳定,故C项正确;题干体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英国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议会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而非“受到损害”,这一调整是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整体利益和英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故D项错误。 在不成熟的政党政治下,执政党和在野党有很强的对立性,互相攻击和拆台,不利于内阁议案的通过和实行。在成熟的政党政治下,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有利于内阁议案的通过和实行。成熟的政党政治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6.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 )

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答案】B

【考点】20世纪美国科技发展对农业的影响

【解析】机械化投入量与农业集约化程度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例如,随着农业机械的科技水平提高,投入较少的机械可以创造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排除A项;题干图片中,代表“机械”“化学品”的折线走势整体呈上升趋势,代表“劳动力”的折线整体呈快速下降趋势,“机械”“化学品”都与农业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因此题干可以推断出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故B项正确;题干并没有体现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环境破坏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排除C项;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的使用减少,这体现了农业的发展进步,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10分)

参考答案:

(1)主要问题:农户实际受田亩数远低于应受田亩数;到唐中期,均田户数大幅减少。

原因:均田制下,官僚、地主、僧侣也享有受田的权利,并且受田亩数远高于农民。同时,唐玄宗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这些都造成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的实际推行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安史之乱也严重影响了唐朝的社会经济秩序。

(2)评析:

白居易和柳宗元都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端:白居易认为两税法导致了钱重物轻而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柳宗元认为两税法存在漏洞,富人可以通过贿赂来逃税,穷人愈困而富人愈加肆无忌惮。但两税法作为一种新的赋税制度,白居易和柳宗元没有看到两税法的积极影响。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同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此外,白居易和柳宗元关于恢复租庸调制的主张,缺乏现实条件作为支撑。租庸调制的有效推行是建立在均田制稳定实施的基础之上,受田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为其履行封建政府的赋税、徭役等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自耕农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租庸调制的实行效果。白居易(772—846 年)和柳宗元(773—819 年)生活的年代处于唐朝中后期,此时均田制已经崩溃,租庸调制失去推行的基础,因此唐政府在 780 年实行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

综上,评价赋税制度变革时,既要看到新赋税制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也要理解所处时代背景变动对调整赋税制度的必要性。

【解析】(1)分析表格“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均田户数从唐玄宗时期到唐代宗时期,出现明显下降,受足户数所占比例长期较低。对比“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这两列数据可以发现,每户实际受田亩数远低于应受田亩数。唐代宗是唐玄宗的孙子,是后来实行两税法的唐德宗的父亲。唐代宗即位时间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前夕。分析第二小问原因时,可以从土地兼并、安史之乱等方面概括。从表格的注释内容看,可以作为第二小问原因中的一点,即官僚、地主、僧侣也享有受田的权利,并且受田亩数远高于农民。

(2)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时,注意按照“评析=概括两人的看法+评价两人的看法+总结”这样的结构来分析和组织答案。白居易和柳宗元都看到了两税法的消极影响而忽视了积极影响,同时两人没有意识到租庸调制已无恢复的现实条件。最后进行总结升华。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1919年12月,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名女工计划在湖南招募。1920年1月,纱厂在湖南《大公报》等处刊登招工简章。与长沙同工种工人相比,该厂提供的待遇更为优厚,截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报名,最后64人成行。

招工简章引起湖南知识分子高度关注。他们在报上质问,为什么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须工作12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元工资怎么够用?他们还认为,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

对上述质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纱厂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评湖南知识分子不知道中西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当下中国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国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还不及工人等,他讥讽这些知识分子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

穆藕初的回应引发了沪湘知识分子新一轮批评。他们借助“劳动主义”“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剥削者”,并警告他们,如果固守“资本掠夺”,“那小的就是同盟罢工和息业,厉害一点就是俄国的榜样来了”。

在这场激烈的论争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参观厚生纱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矣”。

——改编自李国芳《一九二○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争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16 分)

参考答案:

评析:

1920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本身属于一个经济行为,但引发了较大的社会争议,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群体权利等方面的碰撞与转型。

首先,湖南知识分子在报刊上的质问内容,重点关注湖南女工在工作时间、身体健康、收入消费、自由等方面的权利。一方面,这些质问明显受到了近代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等进步观念的影响,湖南知识分子的这些质问内容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女工权利的重视。另一方面,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本身体现了当时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进程,相比传统手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进步,湖南知识分子在质问的同时,也应该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思考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的积极影响。

其次,穆藕初的刊文内容回答了湖南知识分子的一些质问,并结合中西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人素质差距,以及中国社会大多数阶层的处境,批判湖南这些知识分子盲目宣传西方思想而忽略了中国国情。穆藕初的刊文是站在民族企业家的立场上,尤其是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企业竞争压力增大,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对女工各项权利的关注和保障。同时,湖南知识分子的质问有利于推动社会思想解放和观念进步,穆藕初没有意识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应该“讥讽”的方式来嘲笑这些质问。

第三,沪湘知识分子的新一轮批评借助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想观点(阶级对立、罢工、暴力革命等),对中国资本家群体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这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密切相关,体现了上海、湖南等地近代化程度较高,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地区影响较广。沪湘知识分子的新一轮批判,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规范和约束民族资本家的企业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当时已经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应该是作为联合的革命对象,而不能盲目引发对立,这容易激化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在这场争议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在参观厚生纱厂后,看到了女工处境好与差的方面。这些主要与当时女性群体思想解放程度、社会地位、生存处境有关。

上述争议集中表现为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发展与女性群体权利之间的争论,这既与鸦片战争后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关,也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有关,还与近代中国女性群体有密切关系。这些争议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偏颇,但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进步,也可以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参考。

【解析】本题题目材料体现的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阶层分化、不同思想观念碰撞。在分析和组织答案的时候,建议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呈现。首先要对题干材料进行一个总的评价,其次再对湖南知识分子的质问、穆藕初的回应、沪湘知识分子的新一轮批评、湖南女工和妇女界代表的做法进行逐一评析,最后再进行总结升华。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史料一《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葡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史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史料三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萄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持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葡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

参考答案:

(1)史料一属于口述史料,是第二手史料,古代西亚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史料一可以推断出古代西亚已经产生了葡萄酒,以及普通民众也有机会喝到葡萄酒。但由于史诗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内容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所以对史料一的分析推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文献、文物史料来进行甄别。

史料二属于文献史料,是第一手史料,《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史料二可以体现出当时葡萄酒可能用来宗教祭祀,女祭司可能负责葡萄酒的保管,同时对葡萄酒的使用具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平民禁止使用葡萄酒。

史料三中的土陶罐属于出土文物,是第一手史料。土陶罐上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这丰富了研究葡萄酒产生时间的史料和视角,葡萄酒的产生时间可能不晚于约公元前6000—5800年。但是,需要对土陶罐上“吸收的有机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科技鉴别,看其是否是与土陶罐是同一时期。

(2)参考示例:

论题:葡萄酒的传播受到多种方式的影响

阐述:公元前3000年前后到公元前1000年前后,伴随着早期古代文明的交流与扩展,葡萄牙从西亚和北非地区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葡萄酒随着中西方商路而传入中国。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伴随着早期殖民扩张,西班牙人将葡萄酒带到了拉丁美洲。到了18—19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对外扩张,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20世纪90年代,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这促进了葡萄酒在传播过程中命名的标准化。

综上,葡萄酒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受到文明交流与扩展、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区域经济集团化等多种方式的影响,使得葡萄酒从最初产生于西亚和北非地区,到21世纪时成为全球范围内消费的饮品。

【解析】(1)对材料一中三则史料的分析,一方面要判断其史料类型(是口述史料、文献史料还是文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相关内容来判断三则史料对研究葡萄酒历史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三则史料时代较早,所以在文物的使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需要在答案中进行说明。

(2)首先可以把材料二大致按照葡萄酒的传播、葡萄酒消费群体的变化、葡萄酒的相关产业、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等进行分类,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类来提炼论题并进行阐释。

二、2024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1、立足当下,新旧结合,拓宽知识面,夯实基础。熟悉《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以教材和复习用书为依托,以老高考试题及新省份新考题为参照,充分研读“三纲”,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脉络。

2、认真研究近五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侧重以山东卷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三维出发,夯实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迁移、应用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研究近几年全国、北京、海南等地的高考试题,发现其共性和特性,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培养多角度历史思维。以史学新范式为复习理念解读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史学新范式,尤其“三史观”的思想应用的较多。把握“三史观”,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复习的前提,也是备考新高考的基础。故在平时复习中,结合限时练,各类复习资料的特色,尽量运用不同的史观进行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使历史变得丰富、丰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4、以纲为主,融选于纲,尤其重视纲选交叉的部分。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但历史研究需要把它分为若干阶段。对于各个历史阶段划分要合理,主题确立要准确,特征归纳要到位,要让学生把握好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特征,理清历史基本线索。

5、以考促练,以练促讲,讲练结合,严格每周一次的周考。讲不如记,记不如练,练不如考。必须加大历史限时训练的力度,精讲精练,多研究近几年全国卷和各省地方卷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进行变式练习。

新石器时代分期是什么时期-新石器时代分为哪两个阶段

6、加大论述题的训练力度。一方面,继续训练学生围绕既定主题展开详细论述的能力,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应对其它不同类型论述题的能力。抓住历史教学五个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不断锻炼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认识的能力。

7、加大史证类试题的训练。近年高考以考查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和史学研究方法为主要目标,我们应该在不加重学生记忆负担的前提下适度拓展课外知识(历史结论要论证,历史史实补背景,历史事件找联系,历史解释寻角度,历史史料辨真伪),在拓展不够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大胆推论,广泛联系。

教学需要积累,课堂需要沉淀。教学集知识传授、智慧人生、技巧达成于一体,它需要教学者长时段、全方位、多领域的积累,否则难以信任。课堂融师生互动、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为一炉,它有赖教学者精准设计、细致筹划、有效组织,否则不能出彩。教学的重心在课堂,课堂的关键是有效。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dis.otime.top/post/4160.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

TOP